清水模是什麼?施作細節與材質搭配 2023-07-12
清水模(清水混凝土)指的是混凝土灌漿凝固拆模後,牆體的完成面不再作任何修飾,完全以混凝土的質感作為建築表現素材。
「混凝土既是一種結構概念,又是一種不外加偽飾概念」,受到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影響,清水模的建材使用愈來愈到設計師的歡迎,其營造簡潔線條感跟清爽的設計風格,近年來也被大量運用在建案裡。台灣的清水模多應用在公共建築,著名建物包括大高雄大東圖書館、八里十三行博物館及鶯歌陶瓷博物館、元智大學圖書資訊大樓、實踐大學東閩紀念大樓等。
清水模牆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,材質容易吸收水氣,同樣也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。在下雨天時,若清水模牆面有足夠的厚度,便能保持外溼內乾的狀態,也就是雨水從外面慢慢被吸收進去,並不會完全溼透。切記,不可在牆面上漆,才能讓清水模保持最佳的呼吸狀態。
清水模的施工不易,若清水模失敗,完工乾燥後牆面摸起來會粉粉的,不管如何清理都無法完全去除,易造成過敏及呼吸道等疾病。成功的清水模表面水亮不會有這些問題。需特別注意以下幾點:
1.灌漿不能中斷,以免留下冷縫,所以對交通的掌握和漿灌的順序就非常重要。
2.水泥成分配比要掌握,以免成色不均。
3.模板分割,緊結要先計畫,使表面螺孔配置整齊美觀。
4.模板支撐計畫,以免灌水泥時震動變形。
5.模板面不能彈墨線,否則會印在混凝土面。
6.完工後到驗收前之保養維護。
清水模與材質的搭配:
清水模和實木、砌磚、玻璃的搭配都還不錯,主要是看要呈現什麼樣的空間氛圍。
實木:原木、漂流木等。
砌磚:局部火燒磚搭配清水模,粗獷與清潤之間有種詩意。
玻璃:運用在較現代感的空間,如表參道。